依照药品命名相关规定,Y101更名为替芬泰,预计可于年底前申报化药一类新药临床批件。
和全俄成千上万参加西方大型医药公司组织的各种临床试验的病人一样,这是他最后的生存希望。不过,多赢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
近年来,一些俄罗斯人热衷参加各大医药公司开展的新药临床试验,争当人体小白鼠。之后的两个星期,她天天呕吐,但试验并没有停止,公司非常看重这种新药,半途而废损失巨大。根据协议,美国创业公司可以在俄罗斯开展高级阶段的新药临床试验,俄罗斯则可获得相关药品专项技术,促进本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如在美国进行测试,需在每个患者身上花费3万美元,而在俄罗斯只需数千美元。支持者称,这一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美国辉瑞公司高级副总裁奥特说,在俄罗斯进行人体试验,可以使试验周期缩短3到6个月,而且成本低廉。原因之一是在这个医疗体制尚不健全的国家,不少病人唯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接触到更先进的医疗服务。随着12.5亿美元投资的亮相,Daniel Vasella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戏剧化的增长,中国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债务缠身。
去年11月,赛诺菲CEO Chris Viehbacher曾表示中国是赛诺菲的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不仅如此,诺华的其他机构在中国也在不断的增加筹码,并且有加速布局中国的迹象。默克雪兰诺在中国的投资正处在其大刀阔斧砍掉欧洲运营之时。诺华 投资:5年12.5亿美元。
辉瑞公司中国区经理在新闻稿中提到:为大面积的、经济社会水平跨度大的患者提供高品质、易就诊和负担得起的健康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医疗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由于其他国家医药市场的长期低迷,跨国医药正在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上积极布局,根据自身和中国医药市场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投资策略。
这笔资金将投入到位于北京的在华研发中心。方向:品牌仿制药和CRO合作 在过去几个月,阿斯利康为实现其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战略,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最引人注目的是斥资2亿美元在江苏泰州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赫赛汀(Herceptin)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诺华前CEO,Daniel Vasella在退位之前已经开始推动诺华在中国的扩张。
礼来的执行副总裁Jan Lundberg说道。方向:糖尿病和品牌仿制药 礼来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我们正努力试图让我们销售的增长超过价格的压力,这也是我们成功的原因。礼来最近的动作是成立了一个拥有150名员工的糖尿病研发中心。
但是在这种机会面前,罗氏还是在默默工作着。这块蛋糕如此之大,礼来正在进行大动作以图增加它的份额。
政府有意愿将经济增长的好处覆盖到更多的公民。诺和诺德公司的最新举措:投资1亿美元在北京设立药物研发中心,该机构装配的装置能全方位支持蛋白质研究服务,此外,另外招募70多个科学家开展这项工作。
事实上,礼来早在1918年就聘请了上海销售代表。但是在中国,赛诺菲并不如诺和诺德和拜耳。过去你从没有听说过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来讨论新兴市场,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战略一直以来是很成功的。现在,这个计划已经进行到了中间点,诺华开放了其API研发和制造中心,并在其上海的研发中心增加了280名新雇员。礼来将与联亚合作提高药物生产的质量并将一些品牌仿制药外包给它的这个合作伙伴。去年,它加入了中国卫生部的一个糖尿病管理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在5年内培育500名糖尿病专家,培训10000名社区医生并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糖尿病管理。
礼来以合作的方式来研发市场急需的创新药表明它走的是高风险策略。这是阿斯利康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从中可以看出阿斯利康的目的。
Merck首席执行官Kenneth Frazier在一个发布会上表示,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仍然有价格压力,但关键还是销售增长。已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长达15年之久的诺和诺德公司算是第一批进军中国市场的外企,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该公司将继续增加投资。
赛诺菲的帮助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对来得时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是个很好的推动。罗氏引入一种在初期治疗后可接受一段免费治疗时期的策略作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上述情况。
罗氏CEO,Severin Schwan 说。诺和诺德 投资:1亿美元。去年,在赛诺菲(SNY)开始培训中国员工之后,诺和诺德公司的Schultz在Bloomberg网站回应称:人们将看到:诺和诺德公司会制造更多品种的药,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教育,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以及在中国开展更多的研究。默克雪兰诺的发言人表示。
诺华的发言人表示。礼来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表明我们对于研发中国糖尿病人所需要的突破性药物是非常看重的。
默克将把这个研发中心研发的新药面向所有市场,而不仅仅是中国。Vasella的继任者,Joe Jimenez持有同样的观点,关于中国最好的事情便是其快速增长的市场,所以每个人都将是赢家。
方向:研发和原料药 诺华公司在2009年以一笔12.5亿美元的投资正式亮相中国大陆。赛诺菲在北京投资了90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生产工厂。
除了受益于中国的研究能力,默克雪兰诺还期望该中心能够提速在中国的药物注册速度,以解决传统方式带来的滞后问题。它将自己的研发实验室设在北京的康龙化成公司。GSk的副总裁John Lepore在去年的一次发言中表示:GSK在中国获得授权的疫苗数量比其他的全球制造商多,我们的上海公司已经生产了超过1亿件疫苗。收购代表了GSk对于在中国进行疫苗供应、生产和研发的长期承诺的扩大。
像其它跨国药企一样,辉瑞公司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介入中国市场,此外,辉瑞公司在去年还投资了上海医药公司,这表现出它倾向于中国多家公司进行合作。方向:疫苗,糖尿病和合资企业 为提高其在中国的地位,去年12月份承诺计划今后五年将在华研发投入15亿美元。
不过尽管礼来起步早,但是现在在糖尿病市场它正处在一个追赶他人的位置。随着欧洲传来关闭、中国传来扩展的消息,默克雪兰诺的这种从西方往东方转移的动作尤其明显。
海正-辉瑞制药合作组织计划在下月雇佣1000个员工,此外,该机构有意在此基础上增招500个员工,看来,快速扩张的态势有望延续至2013年。方向:研发和诊断 罗氏对待中国的做法和其他制药巨头有所不同。